2008年12月22日我到了市立文化中心,那裏佈滿了Jarhead,一旦走進Jarhead的人群中,就變成沒有特色的一位"入伍生",坐上遊覽車,跟一群Jarhead邁向成功嶺的路途,往窗外看,有如電影一般的運鏡,透過車窗看到家人對我揮手說再見,然後漸漸遠離...就這樣...我當兵去了。
"入伍生"可以說是國軍最低的軍人階級,連二等兵都還不到,在成功嶺的新訓期間,我們只有編號沒有名子,這個月當中主要是把我們訓練成二等兵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下部隊作一個基礎訓練,很快的在成功嶺的一個月馬上就過了,接著就抽簽下部隊,其實到也還好,沒有像"報告班長"那樣子的離別情懷,可能是新兵訓練上沒有像以前那樣血淚交織,大家心裡想的只有"離退伍又進了一步"。
接下來我到了高雄岡山,接受一種下部隊沒再用的訓練,爬電線桿...。通訊兵都知道有線電跟無線電的差別,簡單來說就是無線電主要再背東西、記東西,有線電主要在架東西、修東西、綁東西,所以以爽度來說,無線電可以說是第一志願,但是這輩子我還沒有考過第一志願...。有線電作業兵就是我的兵種,除了教怎麼綁電線、接電線,有個重頭戲就是電線桿攀登訓練,用一種很原始的工具來攀登,每天爬上爬下大家的手都破了,腳也瘸了,還有人摔斷手的...兩個禮拜很快就過了,不會痛苦但卻很難忘,鑑測當天演給鑑測官看,考試過關,我就變成了正統通訊兵。接下來我到了回到了台中,到新社(軍團)作調適教育,過了當兵最爽的10天,每天就是吃跟睡,所以我跟朋友都說,那10天是"歡樂度假村"。
接著我到了車籠埔,沒錯,運氣很好,我下部隊的地方就在台中車籠埔,離家裡大約30分鐘車程,而車籠埔呢,就是我剩下9個半月軍旅生涯的最後落腳處,說巧不巧,30年前我爸也在台中車籠埔訓練,"血濺車籠埔"就是從以前傳下來的,但我在車籠埔沒噴過血,倒是感覺像是一個剛壓縮完成的壓縮檔,在車籠埔慢慢的解壓縮,在部隊裡我擔任"參四"文書,也就是人家說的"慘死",因為看似輕鬆的"文書",其實...not at all...,大量的業務量不說,還得跟著部隊操課,每天晚上加班,業務處理不完還可能沒假放...但是想到9個半月後,一切都不干我的事,LP一捧、牙一咬,很快就過了,雖然當參四的過程辛苦,但也讓我認識了幾位患難與共的知心好友,一切都值得,我們互相打氣,最後快樂退伍。
提著大背包回到家的感覺非常平靜,並沒有大聲歡呼之類的,到家的感覺很奇妙,軍中的點點滴滴很快就發酵了,昇華成一種很虛幻的回憶,好像似有似無,有點懷念但卻死都不想回去,如今我在家裡了,可以盡興作一切我想做的事,2010年有好多計畫要走...其中...包含...
2 則留言:
讚啦` 那段參死的歲月 真是刻骨銘心阿`
直到現在偶爾懷念起來 某些畫面令人感動~
也很難得的 我們一起走過這段人生的奇旅!
好好享受新生活 keep in touch, my friend~
真巧~~我當兵時也是參四文書!!
不過相較之下,你會為了業務而加班熬夜,我就沒有那麼盡責了,透過你的回憶錄讓我想起自己,真是驚訝自己那時竟然這麼不盡責!!呵呵~
恭喜你退伍了,你的人生要變彩色了!!
張貼留言